首页

午夜暗香女王调奴视频

时间:2025-05-28 18:49:52 作者:中国基本具备科学素质公民比例达到44.07% 人口规模达4.4亿 浏览量:28509

  中新网北京5月28日电 (记者 孙自法)在第九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到来之际,中国科协公布一项最新调查数据显示,2024年中国具备科学素质的公民比例提升至15.37%。同时调查发现,中国基本具备科学素质的公民比例已达44.07%,人口规模达4.4亿。

  此前,中国的公民科学素质调查仅判定和分析具备科学素质的情况,为进一步细化分析公民科学素质的层次结构,本次调查开展了“具备高阶科学素质”“具备科学素质”“基本具备科学素质”等公民科学素质分级评价。

  根据《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(2021—2035年)》对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定义,科学素质调查问卷总分100分,考察科学知识(40分)、科学方法(20分)、科学精神与思想(20分)、应用科学的能力(20分)等四个方面,并按科学素质测评得分高低进行层级划分:

  得分超过85分为“具备高阶科学素质”,该群体整体水平很高,各维度发展均衡;得分超过70分为“具备科学素质”,该群体整体水平较高,具备良好的分析判断事物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。这两类人群达到科学素质的较高要求,是推动创新发展的主力军。

  科学素质测评得分超过55分为“基本具备科学素质”,该群体具备科学素质的基本要求,具备分析判断事物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能力,为经济社会发展奠定人才资源基础。

  科学素质测评得分低于55分(不含)为“具备较低科学素质”,该群体整体水平较低,需进一步全面夯实科学素质发展的各方面要求。

  关于开展分级评价的重要意义,中国科协解读称,公民科学素质水平是一个连续发展状态,通过分级评价,能更精确反映实际情况;利用分级评价结果,能更有效指导科普实践;开展分级评价,也能更好回应社会关切。

  2024年中国公民科学素质调查结果显示:公民具备高阶科学素质的比例为2.30%,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为15.37%,基本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为44.07%,这三类人群大致呈现出1:7:19的金字塔式分布。

  进一步分析发现,中国基本具备科学素质的人群体现出规模庞大、水平适中、应用优先三个特征。其中,规模方面,中国基本具备科学素质的公民对应18-69岁人口规模达4.4亿(基于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),占比超过四成。

  总体来看,中国基本具备科学素质人群能够适应时代发展、科学生产生活需要,为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创新提供规模庞大的人力资源基础,也为公民科学素质持续提升夯实根基。

  科学素质是国民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,是社会文明进步的基础。中国科协自1992年起组织开展中国公民科学素质抽样调查,迄今已完成14次全国调查。2022年,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纳入国家统计公报。(完)
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河南非遗美学馆开馆 让公众走近非遗

据中国天气网实况天气数据显示,2月15日12时至16日12时,禾木哈纳斯蒙古族乡降水量达56.5毫米,阿勒泰市拉斯特乡降水量37.9毫米,哈巴河县降水量23.2毫米。

(两会速递)刘国梁:退役运动员可带动更多人参与体育运动

在先立后破过程中,“立”什么、“破”什么,需要根据产业和市场发展变化来调整。全国政协委员、安天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肖新光认为,在战略性新兴领域、高科技领域,不仅对具备新质生产力潜质的要素要坚决地“立”,更要对阻碍新质生产力转型的存量果断地“破”。

中新人物丨她成为科学家后,不想只当科学家

日前,国家发展改革委、教育部、住房城乡建设部等7部门联合印发《关于加强高校学生宿舍建设的指导意见》(以下简称《指导意见》),提出通过多渠道扩大学生宿舍资源,同时将安全可靠作为一个重要方面突出强调。

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《政府采购领域“整顿市场秩序、建设法规体系、促进产业发展”三年行动方案(2024—2026年)》的通知

携程研究院执行秘书长、入境游总经理孙博文表示,携程将依托技术、国际化资源、人才培养、电商扶持计划等,助力提升入境游便利度。据记者了解,在携程国际版Trip.com平台,海外游客可进行酒店、机票、火车票、租车、接送机、景点门票、邮轮、旅拍、餐饮、WiFi、电话卡等入境游产品和服务的预订。目前,Trip.com提供24种语言服务,覆盖39个国家和地区。上线的“China Travel Guide(中国旅游指南)”,是一份服务海外游客的中国旅行攻略,从入境事项到如何搭乘中国公共交通,从如何解决手机通讯上网问题到预订酒店、景点、餐厅等,关于中国入境游的重要问题都包含在内,帮助入境游客在中国实现“说走就走”。

电池故障引发昌平一处车棚起火 十多辆车被烧毁

2017年,贵州正式启动医共体建设试点,2019年医共体建设在全省全面铺开。2022年和2023年先后两批共建成100个县域医疗次中心,以次中心为抓手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。截至2023年,贵州已建设县域医共体143个,覆盖乡镇卫生院1146个,社区卫生服务机构408个,推动县域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整体提升。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